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一行蒞臨展位參觀指導
6月8日至10日,由中國水利學會聯合中國水利工程協會、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共同主辦,湖北省水利學會、湖北省水利水電行業協會共同承辦的2021中國水博覽會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水務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隆重開幕,北京金河水務建設集團受邀參加本次論壇并參展。
該次水博會以“踐行新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共有長江水利委員會、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武漢大學、科大訊飛等180家知名院所與龍頭企業參展,吸引近萬名觀眾參與。鈕新強、夏軍兩位院士、長江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金興平等百余位知名學者、企業代表,發布100多份學術報告。
作為中國水利企業協會水環境治理分會會長單位,北京金河水務建設集團展位吸引了眾多觀展商及水利行業機構領導、專家學者等前來參觀。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中國水利工程協會會長孫繼昌、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湯鑫華蒞臨集團公司展位,聽取了集團公司近年在水利、市政、水環境等業務領域研究取得的新成果、新技術、新工藝、新工法,并指出水利企業要突出創新意識,秉持高質量發展理念,為企業發展賦能助力。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呂海江陪同。
中電建生態環境集團總經理孔德安、中建生態環境集團副總經理華東旗等與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賈君就河湖帶水清淤與淤泥脫水干化、高強度聚氨酯噴涂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及紫外光固化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等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表示期待未來能夠優勢互補,共同在水環境綜合治理、水生態修復行業進行深度合作。
展會期間,集團公司受到了湖北電視臺教育頻道的報道,集團公司總工程師賈君接受了采訪。此次展會,北京金河水務建設集團主要展示了水利、市政、水環境治理方面重要技術成果:一是水利信息化,BIM建模3D打;二是城市河湖模塊化帶水清淤與淤泥脫水干化技術;三是管道非開挖清淤與修復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集團公司已在生態科技方面掌握了六項核心技術:
【以BIM技術為基礎的水利工程信息化應用】通過將BIM平臺與無人機航拍等信息化技術手段相結合,集團公司探索了水利工程信息化的新技術與新途徑。包括:建立水利工程BIM模型標準要素、BIM模型的輕量化應用、BIM技術與施工需求同步、航拍測繪與BIM模型結合應用等。
【城市河湖帶水清淤與淤泥脫水干化技術】該技術通過整套處理系統對河湖底淤泥進行環保疏浚,系統占地面積小,底泥經過干化處理后大幅度縮減淤泥消納量,降低了運輸成本,對周邊環境影響小,可廣泛用于城市河湖的清淤治理。
【裂插法管道修復技術】該技術利用地質雷達探明周圍管線情況,利用閉路電視(CCTV)檢測管道內部破損狀況;采用特種井下液壓油缸組及承壓護板等非開挖設備,根據力學原理,使用脹破力脹破舊管線,同時擠壓碎片進入周圍土壤,完成等徑或擴徑或縮徑新管線的修復、安裝、更換工作,適用于管徑小于D200-600mm的管道修復工程。
【高強度樹脂噴涂管道修復技術】該技術使用專用設備將高強度樹脂進行快速反應,噴涂于待修復管涵的內側,提高過流能力、抗腐蝕能力和防滲功能。適用于D800mm以上的管道局部或整體非開挖修復,可修復非標、變徑、異形管涵等。噴涂材料綠色環保,噴涂后的結構強度高,可達到結構修繕、補強的效果。
【紫外光固化管道修復技術】該技術采用完全非開挖工藝,利用光敏修復材料在紫外光燈照射下固化形成一層管中管的結構,完成修復作業,可延長管線使用壽命20-50年,施工快捷方便,僅在修復過程中臨時占用部分道路;減小了管壁的粗糙系數,提高了過水能力;提高了管道防滲能力;承插連接管道不存在脫節、錯口、接口滲漏的風險;日常維護疏通沖洗方便, 降低養護費。適用于D200-1600mm管徑的管道非開挖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