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項目概述
為恢復官廳水庫飲用水源功能,改善水庫流域生態環境,國務院批復的《21 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中提出“保護密云,挽救官廳”。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改善官廳水庫水質, 恢復其北京市第二大飲用水源功能,也是緩解首都水資源嚴重短缺的重要措施之一。2016年12月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國家林業局聯合印發的《北京市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總體方案》(發改農經[2016]2842號),將本工程項目列為重點實施內容。改善官廳水庫水質,提高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使官廳水庫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水資源支撐平臺、生態安全屏障和生態明建設典范,對積極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項目由進出口水質檢測、進出口水位監測、進口流量監測、 視頻監控及計算機監控系統組成。
2. 進出口水質監測
在線監測、采集、記錄濕地進、出水口的主要水質數據(五項是COD、TN、TP、NH3-N、DO),傳送至計算機監控系統,通過比對查看濕地凈化效果,并作為濕地運行、管理、調度的技術支撐。

圖 1. 水質監測站房
3. 進出口水位
進水口的2#檢查井和出水口的出水涵閘分別安裝了1套超聲波水位計,實時記錄兩處的水位,根據水位高差,為決策濕地是否調整工藝提供數據支持。
4. 進口流量監測
通過流量計井內安裝的多普勒流量計,實時監控進水口流速與流量。為通過試運行摸索本濕地工程的水處理能力,例如出水口水質在一定考核周期內不達標,需要調低進水流量,如果出水口水質在一定考核周期內明顯優于要求水質,可適當加大進水流量。
5. 視頻監控
視頻監控系統對泵站、箱變、4個功能區、門衛、水質監測站、水質監控中心等進行全方位的監視和管理,全面直觀的掌握現場濕地運行情況,能夠安全有效的監控該區域內的主要設備和生產設施。

圖 2. 室外監控
6. 計算機監控系統
監控系統主要由可編程控制器(PLC、分布式I/O)及水質自動監測儀表、流量與液位儀表組成的監控系統——操作工作站和工程師工作站,對濕地工程水質、水量等數據進行在線分析、存儲和打印。

圖 3. 監控中心